11月25日(五) 議程分場表
|
|
A場地
|
B場地
|
C場地
|
D場地
|
E場地
|
F場地
|
1300-1400
|
會 議 報 到
|
1400-1540
|
A1英國脫歐圓桌
論壇
|
B1國際政經議題I
|
C1分配政治議題I
|
D1兩岸關係議題I
|
E1族群認同議題I
|
F1比較政治議題I
|
主持人:
朱景鵬
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兼任副校長
引言人:
蘇宏達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暨臺灣歐洲聯盟中心主任
與談嘉賓:
Dieter Eissel
Professor of Political Scienc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Justus-Liebig University
Rafal Matera
Dean, 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Lodz
|
主持人:
李瓊莉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亞太研究所研究員
|
主持人:
吳重禮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
|
主持人:
吳玉山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暨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
主持人:
高德義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
主持人:
蔡榮祥
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
方天賜
(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印度的南海政策變遷:促成因素與影響
評論人:
李瓊莉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亞太研究所研究員
|
廖彥傑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
原民會主委的補助款?檢視「基本設施維護費」在原住民55個鄉、鎮、市、區分配的實證分析
評論人:
包正豪
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
陳一新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特聘講座教授)
US-China Co-Management on Some Specific Taiwan Issues
評論人:
吳玉山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暨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
賈選凝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生)
從日治中期到二二八事件——臺灣早期的民族認同論述
評論人:
高德義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
陳熙忞
(彰化師範大學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碩士生)
半總統體制下的我國副總統之轉變
評論人:
李鳳玉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
陳亮智
(環球科技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美國重返亞洲下的重返越南:2016年美越軍事交流合作的回顧與展望
評論人:
李瓊莉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亞太研究所研究員
|
張一彬
(東吳大學政治系博士後研究員暨助理教授)
分配正義:台灣社會對公平薪資收入的認知與世代上的差異
評論人:
石忠山
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
|
連弘宜
(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副教授)
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在歐亞大陸之戰略意涵
及俄羅斯之回應
評論人:
陳一新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特聘講座教授
|
張嘉珉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楊仕樂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副教授)
危機處理、意識型態與國軍形象:以洪仲丘、勞乃成事件為例的問卷調查研究
評論人:
蒙志成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
蘇惟揚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博士班學生)
土耳其與台灣轉型為半總統體制及後續運作之初探-從兩國政體在一致政府及分立政府之政治發展經驗來探討
評論人:
李鳳玉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
洪瑞閔
(比利時魯汶大學博士生)
「東亞火藥庫」的浮現 ? 中菲南海衝突之探究
評論人:
唐欣偉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
柯昀伶
(臺灣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生)
王宏文
(臺灣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副教授)
社區營造財務資源分配行為探討—以嘉義縣長陳明文第二屆任期為例
評論人:
吳重禮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
|
白鈞賀
(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學系中共解放軍研究所上尉研究生)
中共「威懾戰略」之研究-以火箭軍為例
評論人:
蔡東杰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
|
|
黃棟冠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生)
台灣民主化經驗之半總統制選擇對中共民主化後選擇半總統制之啟示
評論人:
沈有忠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
林奕蒼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漢武帝朝的丞相制度變革-均勢途徑觀點的試探
評論人:
沈有忠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
1540-1600
|
茶 敘
|
1600-1740
|
A場地
|
B場地
|
C場地
|
D場地
|
E場地
|
F場地
|
A2英國脫歐議題
|
B2國際政經議題II
|
C2民主治理議題I
|
D2兩岸關係議題II
|
E2族群認同議題II
|
F2比較政治議題II
|
主持人:
蘇宏達
臺灣歐盟中心主任暨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
主持人:
蔡東杰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
|
主持人:
周育仁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
|
主持人:
袁鶴齡
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
|
主持人: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
|
主持人:
陳敦源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
洪德欽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
英國脫歐之意涵與影響
評論人:
陳欣之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譚偉恩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
從發展中國家涉及之貿易爭端檢視WTO/DSM的妥當性:以拉美及加勒比海地區國家為例
評論人:
游智偉
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學系助理教授
|
藍於琛
(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葉冠群
(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研究生)
公私夥伴關係與共同創造:臺灣客家政策實證研究
評論人:
魯炳炎
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
尹台生
(元智大學管理學院博士候選人暨桃園機場公司經理)
從決策組合的不一致性探討海峽論壇 (straits forum)治理關係
評論人:
袁鶴齡
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
|
鄧克禮
(台中科技大學講師)
鄧峻丞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生)
臺灣新住民適應在地生活之跨文化研究─從印尼新住民角度觀察
評論人:
包正豪
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
鍾賢玉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生)
中國是否會民主化?美國學界三派論爭之中共民主化派文獻剖析
評論人:
蔡中民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
陳麗娟
(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教授)
從德國觀點看英國脫歐之發展
評論人:
蘇宏達
臺灣歐盟中心主任計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
鄧中堅
(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特聘教授)
歐巴馬外交政策的成就和遺產
評論人:
蔡東杰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
|
陳立剛
(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大台北都會區捷運跨域治理探究:以美國都會區捷運系統為例
評論人:
周育仁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
|
劉昶佑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美中台戰略三角中的動態轉變與平衡-以2008-2016台灣政黨輪替為例
評論人:
唐欣偉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
陳雅翔
(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生)
形塑離散族群認同的「族類連結」:以東南亞華人為例
評論人:
施正鋒
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教授
|
吳親恩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鄭子長
(高雄大學應用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林衍均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生)
臺灣賄選研究:以2002-2014地方議員選舉為例選舉為例
評論人:
蔡佳泓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暨中心主任
|
黃琛瑜
(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
英國脫歐公投:緣由及啟發
評論人:
楊三億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副教授
|
陳冠安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
張登及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全球體系、區域次體系與極數國定理:現代東亞區域體系案例試析
評論人:
游智偉
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學系助理教授
|
潘建華
(萬能科技大學觀光與休閒事業管理系兼任講師專業技術人員)
朱祥中
(國防大學戰爭學院戰略教官)
高齡化下我國人力運用政策對社會安全之影響
評論人:
藍於琛
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
包正豪
(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周應龍
(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光復鄉為何始終沒被『光復』」:原漢選舉競爭初探
評論人:
鄭夙芬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
|
黃秀端
(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暨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吳俊德
(東吳大學政治系兼任助理教授)
張一彬
(東吳大學政治系博士後研究員暨助理教授)
林瓊珠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政治知識的類型與政治參與
評論人:
吳重禮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
|
賴昀辰
(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政治與社會科學系博士)
英國脫歐後的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協議(TTIP/TAFTA)談判前景
評論人:
楊三億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副教授
|
1830-2030
|
晚宴地點:花蓮縣議會會館
嘉賓致詞:花蓮縣議會議長 賴進坤議長
|
11月26日(六) 議程分場表
|
0800-0820
|
會 議 報 到
|
0820-1000
|
開幕式暨主題演講
開幕致詞:中國政治學會 吳玉山理事長
國立東華大學 趙涵捷校長
東華大學公行系 高 長主任
嘉賓致詞:花蓮縣 傅崐萁縣長
主題演講:Professor Dieter Eissel
講題:Solidarity in the EU at Risk: Endangering Acceptance and Democracy
|
1000-1020
|
茶敘
|
1020-1200
|
A場地
|
B場地
|
C場地
|
D場地
|
E場地
|
F場地
|
A3空間發展、區域治理
暨合作圓桌論壇
|
B3歷史與國際關係
|
C3民主治理議題II
|
D3中國大陸議題I
|
E3制度規範議題I
|
F3 政治學方法論:
厚資料圓桌論壇
|
主持人:
高長
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兼主任
與談人:
朱景鵬
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兼任副校長
呂育誠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林金虎
花蓮縣政府行政暨研考處處長
吳維組
花蓮縣政府行政暨研考處科長
余明勳
台東縣政府國際發展及計畫處處長
|
主持人:
徐斯勤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主持人:
鄧中堅
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特聘教授
|
主持人:
寇健文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暨東亞研究所所長
|
主持人:
陳麗娟
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教授
|
主持人:
劉正山
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
與談人:
劉正山
(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
政治學中建立厚資料傳統的契機與挑戰
何宗武
(世新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
政治學中建立厚資料傳統的契機與挑戰
蔡榮祥
(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政治學質化方法和比較方法
陳至潔
(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副教授)
論述分析 2.0:厚數據概念在政治研究的應用
陳若蘭
(中山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厚資料與大數據的競合:社會正義的實證分析
|
張峻維
(國際關係學會秘書)
唐欣偉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以東亞歷史為基礎的結構現實主義再分析
評論人:
張登及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
賴名倫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貌合神離:由特首與建制派互動關係檢視中港矛盾的困境
評論人:
楊仕樂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副教授
|
游智偉
(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學系助理教授)
領導人、民族主義與投射能力對中國外交政策的影響:東海、西沙及南海的案例比較
評論人:
寇健文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暨東亞研究所所長
|
周育仁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
衛昊廷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
從整體憲政規範論我國憲政體制定位
評論人:
楊泰順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萬曉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生)
天下一家:探尋古代東亞國際關係的倫理脈絡
評論人:
張登及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
劉維宇
(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生)
柬埔寨威權體制之變遷:以地緣政治觀點分析
評論人:
陳亮智
環球科技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
賴聖雅
(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生)
薛健吾
(政治大學東亞所助理教授)
分析後鄧時期中國的國是外交
評論人:
寇健文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暨東亞研究所所長
|
楊泰順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從美國貿易推升法(Trade Promotion Act)解析行政與立法關係
評論人:
陳麗娟
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教授
|
陳欣之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結盟的偏惡:春秋戰國時期華夏國家對外部權力成長路徑的實踐與經驗反省
評論人:
徐斯勤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蒙志成
(成功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楊琇雯
(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博士生)
民主陷阱:探索亞洲國家民眾政治信任的制度影響
評論人:
鄧中堅
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特聘教授
曾憲立
(電子治理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洪永泰
(電子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
朱斌妤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特聘教授)
黃東益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謝翠娟
(國家發展委員會資訊管理處高級分析師)
不同民意調查方法之比較研究:以住宅電話、手機、及網路調查為例
評論人:
張傳賢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陳郁芬
(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
中國國家形象之建構:以胡錦濤時期為例
評論人:
薛健吾
政治大學東亞所助理教授
|
曾雅真
(南臺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教授)
遵循國際規範的誘因與挑戰:以台灣推動境外在處理用過核燃料過程為例的觀察
評論人:
陳敦源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
董慧明
(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助理教授)
論國防科技視角下的中共現代化軍力建設
評論人:
連弘宜
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副教授
|
洪綾君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謝雨豆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亞洲國家之政治預算循環實證研究
評論人:
蔡佳泓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暨中心主任
|
1200-1400
|
午 餐 & 會 員 大 會
|
1400-1540
|
A場地
|
B場地
|
C場地
|
D場地
|
E場地
|
F場地
|
A4專題演講─後共
轉型
|
B4國際政經議題
III
|
C4民主治理議題III
|
D4中國大陸議題II
|
E4制度規範議題II
|
F4公共衛生與安
全研究I
|
主持人:
朱景鵬
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兼任副校長
專題演講:
Rafal Matera
Dean, 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University of Lodz
講題:
Democratic
transformation and governmental crisis of the former socialist countries─The case of Poland and Romania
|
主持人:
吳玉山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暨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
主持人:
葛永光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暨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
|
主持人:
吳親恩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主持人:
楊泰順
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
主持人:
魯炳炎
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
楊三億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副教授)
降低介入、維持現狀與積極調適:烏克蘭危機與歐洲五國的中立政策發展
評論人:
吳玉山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暨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
袁鶴齡
(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
黃怡靜
(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生)
從臺南市登革熱處置作為探討地方政府的危機管理
評論人:
葛永光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暨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
|
陳陸輝
(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
楊貴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生)
政治資源抑或政治動員:中國大陸投票參與城鄉差異之研究
評論人:
吳親恩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洪美仁
(臺灣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助理教授)
藍景彥
(臺灣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生)
政府業務授權民間辦理之代理人問題分析–以有機農產品認驗證制度運作為例
評論人:
洪綾君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
蘇育瑾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公共政策研究碩士生)
楊仕樂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副教授)
恐懼的操縱:公衛治理與非傳統安全的政治陰謀─以2013-2014年黑心油事件為例的問卷調查研究
評論人:
張四明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兼任國際長
|
梁崇民
(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授)
英國脫歐公投與歐峰會的危機處理
評論人:
洪德欽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
|
王順文
(中國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國家重建的困境:以伊拉克干預後的國家重建為例
評論人:
蔡榮祥
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
邱奕宏
(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中國對外經濟援助是否影響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行為
評論人:
劉致賢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副教授
|
洪綾君
(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政治衝浪或政治操弄?憲政體制與選舉循環之關係
評論人:
李鳳玉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
譚偉恩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
公衛治理的政治經濟學
評論人:
張四明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兼任國際長
|
羅至美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
英國脫歐議題與其對全球區域整合的意涵
評論人:
洪德欽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
|
黃國敏
(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台灣中部農業縣地方政府競爭力評量分析
評論人:
蔡榮祥
中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
巫迪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生)
從草根NGO的雙重屬性看中國國家與社會關係──以H市之同志NGO為例
評論人:
董慧明
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助理教授
|
華樹華
(國會助理)
從《促轉條例》之立法,初探司法政治之制度變遷理論
評論人:
沈有忠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
李思嫺
(中國醫藥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從風險管理論印度與臺灣公衛治理之合作
評論人:
譚偉恩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助理教授
|
蔡馨芳
(中國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政治課責與績效審計-以台灣審計部為例
評論人:
陳敦源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
楊孟杰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
中國司法改革「試點」的邏輯與影響—以上海市為例
評論人:
董慧明
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助理教授
|
張四明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兼任國際長)
蕭瓊玉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研究生)
農保與國民年金保險脫勾之政策制定過程- 多元流程觀點分析
評論人:
魯炳炎
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
1540-1600
|
茶 敘
|
1600-1740
|
A場地
|
B場地
|
C場地
|
D場地
|
E場地
|
F場地
|
|
B5國際政經議題
IV
|
C5民主治理議題IV
|
D5中國大陸議題III
|
E5公民社會議題I
|
F5公民社會議題II
|
|
主持人:
李明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院長暨外交學系教授
|
主持人:
陳立剛
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
主持人:
劉致賢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副教授
|
主持人:
王鴻濬
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兼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
|
主持人:
石忠山
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
|
張登及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恩和烏英嘎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
兩強擠壓下的明智戰略:蒙古「第三鄰國」政策初探
評論人:
楊仕樂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副教授
|
廖洲棚
(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陳敦源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
公務員考生立志做大官還是做大事?:以政治技巧與公共服務動機為預測變數的觀點
評論人:
游智偉
中央警察大學公共安全學系助理教授
|
鄭家琪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中國國家資本主義之下國家冠軍私企與地方政府的結盟分析
評論人:
林偉修
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
吳親恩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黃柔翡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
社會抗爭的政治影響?-從土地開發、鄰避、環境污染的抗爭探討
評論人:
王鴻濬
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兼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
|
孫善豪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李煒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生)
個人權利優先的再省思:一個馬克思主義的觀點
評論人:
石忠山
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
|
關弘昌
(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副教授)
董思齊
(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南韓總統大選來臨如何影響候選人的北韓政策:1997年及2002年選舉的觀察
評論人:
李明
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院長暨外交學系教授
|
余一鳴
(國防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資源邊界論與貪污:定義及其類目擬定
評論人:
陳立剛
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
郭映庭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生)
民族自決下之權力競逐-一個政府中心型現實主義的視角
評論人:
蔡中民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
袁鶴齡
(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
張書華
(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生)
臺中市彩虹藝術公園公民參與之研究
評論人:
王鴻濬
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兼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
|
林孟穎
(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生)
中產階級與民主化:當代中國大陸案例的分析
評論人:
賴名倫
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候選人
|
江軍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生)
超越發展國家模式:以鴻海(Foxconn)-夏普(Sharp)案(20120327-20140402)為觀察焦點
評論人:
邱奕宏
交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
林偉修
(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經濟發展vs. 政權穩定:人民幣國際化對地方政府政權的影響
評論人:
劉致賢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副教授
|
吳俊德
(東吳大學政治系兼任助理教授)
張一彬
(東吳大學政治系博士後研究員暨助理教授)
社會經濟地位對於非常態性政治參與之影響
評論人:
張傳賢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陳冠吾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
空間、歷史記憶與公共領域:審議中正紀念堂
評論人:
石忠山
東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
|
鄭冰顥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生)
「非DAC援助國」的競逐之下的援助與制度變遷─以中國的對外援助為例
評論人:
楊仕樂
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副教授
|
廖志輝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生)
浮現中的跨國社會運動?澳門社會運動中的境外動員機制
評論人:
張傳賢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
劉麗娟
(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助理教授)
傳統部落文化與現代社區機制的連結與整合
評論人:
周應龍
淡江大學全球政治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
1800
|
閉 幕 式
|